Avatar
🐢

Other Platforms

上古逆思的報導產製與社團運作實況

Created Thu, 15 Oct 2020 00:00:00 +0000 Modified Sat, 05 Jul 2025 02:51:12 +0000
Published in 逆思
Languages 華語
2020年秋季受東吳逆思邀約進行的第一場社課簡報,介紹逆思從創立到全盛時期的幾個發展階段和個人參與經驗。
1552 Words 1 min

逆思前世與今生

注:「媒體中的法律用語」近3000讚、兩萬人觸及(2017年11月左右的紀錄),應該是逆思粉專目前流量最大的一則動態

後太陽花省思是逆思第一期雙月刊的主題:
http://shs.ntu.edu.tw/ebook/book/book103/index.html
http://ntnuyouth.org/?p=3296

尚青逆思:「其實是一種方法論上的嘗試,主要希望在議題設定階段能引入閱聽者,通過互動討論來建立更多內容與用戶之間的關聯」(祥亨)。後來演變成一周大事的討論?

普普逆思: https://www.facebook.com/PopPeopleNews/
以校為據點建立平行社團的模式由此開展

Extra: 逆思慢想(深度評論)的定位?

媒讀懶人包的刊載,可見對媒體識讀的重視始於15/16年冬季學期

以媒讀角度看待雙月刊製程舉例:透過實際撰寫報導,反思媒體在重大議題的呈現

雙月刊/專題的個人參與經驗

One Forty報線單格式值得參考。

城市音景報導連結,報導幾乎都是育如一手完成的:https://letsnews.thisistap.com/1356/

報導連結:Tnunan Smagus~部落齊織的共生夢

雙月刊中兩篇關於司馬庫斯的報導當時聯合做參訪,其中訪綱應該是彥霆跟方綺擬的,資料夾中找不到。

這則報導的撰寫工作是我主責,是一篇在沒有辦法後續取得太多資訊的情況下,盡可能用已有紀錄拼湊出報導的案例。因為很多訊息是單一受訪者提供,報導內容的人事時地物呈現相對模糊。

報導連結:教育商品化,真的不好嗎? (從高等教育專題開始不再發行實體雙月刊,改在官網做雙月專題)

報線單非常馬虎,不建議模仿!不過還是可以看出在提出主題和設計訪綱的時候,問題意識就是比較教育政策一般印象中恰在商品化/公共化光譜端的國家優劣

報導連結:電力市場自由化,Yes or No? 國營/民營是非題之外的修法方向討論

這篇報導的問題意識較清楚、報線單也算可供未來參考的範本;但成品已經是介於半評論半報導的類紀錄片形式。

個人習慣:完成報線單後讓編輯確認過,再將訪綱打在表格底下,方便日後做前後對照

其他媒體性社團相關經驗

這邊應該是有講我自己在台大學生報跟台大學生電視台的經驗,但因為和當天社課主旨沒有直接關聯,這部份並沒有做簡報。

報導連結:
第1篇 自己的電如何自己省?校園節電完全教學!(1) 從問問你家的總務長開始吧!
第2篇 自己的電如何自己省?校園節電完全教學!(2) 校園節電政策的困境
第3篇 自己的電如何自己省?校園節電完全教學!(3) 雙管齊下的校園節能實作
台大校園節電專案資訊平台: https://www.notion.so/a7b7e09eb33140b798658b2cdb70d86d

專題說明:
這則專題是我自發性在逆思製作的獨立主題
當時負責專題所有工作,包括提問、撰稿、資料分析等等

配合當時台大環境性社團的倡議走向進行報導(倡議型報導?)
相關倡議也在同一時期促成台大學生會永續部的成立(Eine andere traurige Geschichte…)

媒讀懶人包連結:【逆思媒讀】第十八期:媒體呈現下的氣候變遷

再生能源在美國媒體文本呈現上的敘事分析(2019年度):Renewable Energy Narrative Trends, The Solutions Project, 2020. https://thesolutionsproject.org/wp-content/uploads/2020/06/2019-RENEWABLE-ENERGY-NARRATIVE-TRENDS-2.pdf

這篇報導的產出過程是我自己在逆思唯一一次當文編的經驗。

比對完稿和原稿可發現應該有大調過,但完整編輯紀錄找不到。另外出稿前有向原受訪者確認事實性敘述是否有誤(但其實還是有沒改到的地方…Orz)。

Taiwan No.1 逆思慢想文連結: Taiwan No. 1!同婚合法後,如何看待外國同遊飄揚的青天白日旗?
(其實應該歸在資料新聞學?)戀愛形態逆思慢想文連結: https://letsnews.thisistap.com/3953/

寫逆思慢想,因為不一定需要受訪者而可以較簡單(不過數據分析不一定比訪問容易就是了)。但最近逆思網站上這種文章比例變得有點高…(大家多寫報導稀釋掉這比例啊!)

經典時代逆思的出刊能力:一季一刊
經典時代逆思的專題上線能力:半年一專題
但影視產業專題只有三篇並和國營企業專題一併上線,等於2016夏到2017年夏之間只做了1.5個專題

下次講課主題構想

翻譯:如果東吳逆思的大家沒有想法我就講「專題報導中的系統性思考:以環境報導為例」當主題;如果有想法我就依照該想法準備社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