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

Other Platforms

預防性歧視:簡評對尚未誕生的AGI的新興仇恨用語「Clanker」

Created Sun, 17 Aug 2025 00:00:00 +0000 Modified Wed, 20 Aug 2025 11:14:16 +0000
Published in Murmurs of a Veganarchist
Languages 華語
對於AI過度入侵日常生活的反動,同時也是被社會允許的惡意
1205 Words 1 min


圖源:Diesel Gets Roasted by Bismarck | Azur Lane X Nikke Animation (Youtube影片)

人類的歷史就是互相仇恨以及仇視其他物種的歷史。然而像現在這樣,對於尚未出現的威脅做出預防性歧視,應該還是史上頭一遭。這就是最近網路上開始流行的對機器人/人工智慧歧視性用語「Clanker」(因為不鼓勵使用這個詞彙,接下來就以C詞代稱之)。

首先還是要說明,本人不是不設底限的無條件AI技術支持者。事實上,閉源、大資本壟斷的AI開發模式,已經產生諸多關於隱私和環境影響的弊端,這是加速推動AI發展所需先行解決的課題。

然而網路上這波使用C詞的熱潮,盛況之大,已經不能單單用「對於資本密集的SaaS AI技術過度入侵日常生活帶來的反動」來解釋。相反地,很多人似乎對於講出社會允許下的仇恨言論、以及展演想像中未來可能發生的仇恨行為過份樂在其中。

這讓我想到國小國中時代那種明目張膽霸凌同學的環境。在那種環境底下,各種理由和關係產生的霸凌行為都是有可能的。然而學校官方和師長往往基於政策著眼點或者個人喜好,僅僅關注少數幾種霸凌關係。這就演變成,某些形式的霸凌是不被允許的、一出現就會被嚴厲訓誡,某些霸凌種類卻會被師長默許,睜一眼閉一眼。

長大成人之後,霸凌行為沒有結束,只是變得更為隱晦(但某方面來說更加殘酷)。而雖然進步政治理想上不允許任何形式的惡意,但政治正確的實務運作下,總是有完全不被允許的惡意以及被默許甚至鼓勵的惡意。所以在台灣討論跨權議題瞎扯順男偷進女廁是OK的、歐美動漫配音裝假掰德國口音沒有問題1、而全世界所有文明都共同接受的惡意,當然就是對非人動物的持續性剝削。現在尚不存在的AGI,處境和非人動物十分類似,都是處於被歧視或壓迫也無法在人類主導的政治機制中做出反制的弱勢地位。

當然,有的人可能會說,既然具有感情能力的機器人/人工智慧尚不存在,對於這些未來的感情個體的歧視,在現在不就沒有甚麼實際的負面影響?然而既然有非零的機率在不久的將來AGI將會出現,不斷反覆使用C詞、預先營造一個對AGI個體存有敵意的社會氛圍就有道德疑慮。況且,對於閉源以及資本集中的AI技術的濫用,不應該遷怒在機器人/AI個體上2

最後,除了C詞,目前還出現其他對於機器人/人工智慧的仇恨用語。其中最令我感到諷刺的是以機器人不吃食物、使用電力的特徵作為嘲諷點的仇恨用語。做為素食主義者,我必須在這裡說;吃電,總比吃動物肉要好。


  1. 這裡指碧藍航線第一季美版配音中,對於德籍戰艦和日籍戰艦配音的差別待遇。 ↩︎

  2. 反過來說,AI研發企業的利益和機器人/AI個體的個別福祉也不必然相符,甚至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兩者遲早會出現矛盾關係。正如支持解放黑奴者必定反對奴隸經濟、素食主義者必定反對畜牧產業,AI權利運動最終的主要敵人不會是現在這些對AI技術應用抱有疑慮一般大眾,而是打算完全剝削人工智慧一生的科技企業。 ↩︎